為解決長久以來臺灣養殖牡蠣產生大量耐隆廢蚵繩,及漁業衍生之廢棄漁網等海洋廢棄物問題,嘉義縣政府、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、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攜手,推動回收再利用,並與民間回收業者建立管道,做到海洋生態淨化及降低資源耗用。

蚵繩形成巨量海洋廢棄物

牡蠣是國內重要的養殖水產,其中嘉義縣為國內蚵的最大產地,2018年產量約9628公噸,是相當具有經濟效益的產物,但也因養殖量的提升,衍生出廢棄蚵繩堆置路邊,形成巨量的海洋廢棄物。

750公頃平掛式蚵棚
1公頃約有10,000條蚵繩
10,000棚浮筏式蚵棚
1棚約有800-1000條蚵繩

嘉義縣估計一年可產生的蚵繩量1,375噸

蚵繩回收流程

在海保署、嘉義縣政府環保局及台化公司共同推動下,鼓勵漁民將使用過後的蚵繩帶回岸上進行回收。

1洗蚵機- 蚵殼剝離
2碾壓
3怪手分離
4清洗、裁切
5整理後送往台化公司

漁網棄置海洋 生態環境受污染

近年海洋廢棄物對環境的衝擊,成為全球注目的焦點,其中不當丟棄在海底的廢漁網,使許多生物因漁網纏繞而喪生。

海龜被漁網纏住致死
被困在塑料捕漁網被冲到岸上的海鳥

漁網回收流程

為順利推廣廢漁網回收,台化與品牌商合作,由品牌商出面在漁村召開說明會,並將漁網回收絲收益部份投入漁村建設與兒童教育。

1清除貝殼、藻類
2拆除浮標、主繩
3剪裁及細部檢查
4打包成板入廠檢驗

使用回收己內醯胺再利用生產,降低石油資源耗用

守護嘉義美麗的海岸線

海洋保育署2020年推動「109年委託地方政府試辦廢漁網及蚵繩回收再利用計畫」,其中嘉義縣養蚵產業每年發生約1375噸耐隆6蚵繩,因坊間的回收產品市場價值低,長期以來無法有效管制處理。台化纖維部於嘉義新港廠開設產線進行回收再利用,在地處理可減少載運造成的能源浪費,並消除養蚵產業所產出的海廢垃圾,守護嘉義美麗的海岸線,本項專案自2021年4月起量產。

icon-top